| 加入桌面 | 手机版 | 无图版
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
排名推广
排名推广
发布信息
发布信息
会员中心
会员中心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樱雪 » 安徽 » 宣城 » 正文

改革开放40年达州“双拥”工作回眸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8-09-27  浏览次数:116
核心提示:●人民把心窝子掏给子弟兵,子弟兵把青春和热血洒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。 回顾战争年代,达州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,8

●人民把心窝子掏给子弟兵,子弟兵把青春和热血洒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。

回顾战争年代,达州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,8万巴山赤子参加红军、18万英雄儿女奔赴抗日前线,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。和平建设时期,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,达州传承发扬红军精神,军爱民,民拥军,“双拥”(地方拥军优属,军队拥政爱民)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。

40年来,我市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突飞猛进、日新月异。其中,军爱民、民拥军,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,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、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。

军爱民 血浓于水

驻达部队围绕发展大局积极参与达州建设

面对百年不遇的2010年“7·18”特大洪灾,驻达部队官兵不顾个人安危一次次冲进汹涌的洪水,用双手托起冲锋舟救出了被困在水中的老人和孩子,转移群众的财物;面对万源市持续特大旱灾,达州军分区奋战两个月高标准建成304口微水窖和16口蓄水池,被村民称为“爱民水窖”……

血浓于水,是达州军民在烽火硝烟中凝成的殷殷深情,更是在面对特大灾难和建设美丽幸福家园中汇聚起的磅礴力量。多年来,驻达部队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,积极开展拥政爱民行动,支持地方建设。

承担急难险重任务。在近年的暴雨洪灾和突发事件中,驻达官兵紧急出动参与抢险救灾2123次、疏散救援群众28万人次,为国家和人民挽回经济损失35亿元以上。

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在反恐防暴专项治理、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和“元九”登高等重大任务中,广大武警官兵规范文明承担安全保卫工作,保证了各项重大活动顺利进行。

投入城乡经济建设。广大官兵积极参与“八城同创”和幸福新村、平安校园、“双拥”示范街、文明社区等“六个共建”工作,主动融入、竭诚服务驻地经济社会建设。

参与扶贫攻坚。2012年以来驻达各部队共建立扶贫联系点24个,协调精准扶贫资金2000余万元, 硬化村道16公里,捐助各类扶贫物资10余吨,为困难群众捐赠现金429万元,救助失学儿童340名。驻达官兵心系困难群众,参与扶贫攻坚,充分展示了人民军队的为民爱民情怀,“民拥军、军爱民”的鱼水深情得到不断升华和发展。

民拥军 情重于山

支前拥军传统历久弥新更加浓烈

对子弟兵、对军人军属、对退役军人,达州人民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戴。

情重于山,是达州军民在80多年“地方拥军优属,军队拥政爱民”传奇中竖起的一座伟大丰碑,更是新时期关心国防、支持军队、爱护军人、优待军属的一份共同责任。

“千难万难不能让子弟兵为难。”改革开放以来,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:没有驻达部队的发展,就没有军地的共同发展;没有优抚安置对象的小康,就没有全面的小康。

我市聚焦强军目标,在支持部队建设上再现当年拥军潮。近十年来,市县党委政府累计划拨土地900余亩、提供资金3.9亿元;为驻地部队购置特种器材,优化配置消防和抢险救灾器材;重大节日走访慰问部队资金2000多万元,落实军人生活补助1100多万元,为基层连(中)队配置电脑700多台,为部队购置图书4万多册;落实相关部门、社区与基层部队结对子成立“双拥”共建单位,为部队官兵做好事办实事1500多件,有效提高了部队后勤保障能力。市军供站历年均圆满完成各项供应任务,先后被国家民政部、总后勤部评为“军交运输工作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”、“全国民政系统群众满意窗口单位”。

我市坚持问题导向,把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突破口。先后出台和完善了《达州市拥军优属规定》《达州市军人子女入学入托实施办法》等政策性文件,从制度层面解决了军人子女入学、随军家属就业等问题。坚持对优抚对象高看一眼,厚爱一分,各县(市、区)政府均相继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。2012年以来,全市累计发放优抚资金16亿元。

从党政部门到民营企业,从企业法人到个体商贩,都以不同形式主动关心、支持部队建设,支前拥军传统历久弥新,更加浓烈。

广泛深入 创建模范城

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比翼齐飞

达州是兵源大市,优抚大市,安置大市。近年来每年为部队输送兵员达3000人以上,占全省的1/10,优抚对象达到39万人,为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
我市历来高度重视“双拥”工作。特别是,近年来坚持继承和发扬“双拥”传统,将“双拥”模范城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,统筹推动“双拥”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、同步提升。

全市上下以争创“全国‘双拥’模范城”活动为载体,立足军民融合发展,不断强化组织领导;弘扬老区“红色文化”,营造浓厚“双拥”氛围;千方百计克服困难,全力支持部队现代化建设;完善落实各项政策,切实做好各项优抚工作;发挥部队优势,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。党政军民同心合力,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新路子,走出了一条具有革命老区特色的“双拥”工作新路子。

2010年以来,全市“双拥”工作成果丰硕。2010年,首次荣膺省级“双拥”模范城称号。2014年11月,我市再次被命名为省级“双拥”模范城;2016年7月,全国“双拥”模范城(县)命名暨“双拥”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,我市被命名为全国“双拥”模范城,创达州历史新高,形成了军地同心同德、齐心协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驻达部队建设的生动局面。

巍巍巴山不老,潺潺州河长流。在巴渠大地,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比翼齐飞,“双拥”工作以其波澜壮阔的气势不断掀起新浪潮,展现新魅力。□张秀林 闫军

 
 
[ 樱雪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
 
推荐图文
推荐樱雪
点击排行
 
最新供应信息
 
 
购物车(0)    站内信(0)     新对话(0)